泾源县纪委
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历史文化 正文

历史文化

绳锯可断木 滴水能穿石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8-01 11:17:50

  南宋学者罗大经有一部笔记小说《鹤林玉露》,此书中出现了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”的说法。“绳锯木断”“水滴石穿”都不是宋代才有的说法,但在《鹤林玉露》中首度结合在一起。西汉辞赋家枚乘曾经写道“泰山之溜穿石,单极之绠断干”,说的是泰山上的小溪流年深日久足以击穿石头,单薄的井绳年深日久足以将井栏磨断,实与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”意思相同。

  微弱的力量,若持续发挥作用,最终会导致大变化。自然界是如此,一个人进德修业是如此,一个社会养成良好的风尚亦是如此。

  中国人极为重视道德,上古的尧舜禹被视为道德楷模,成为尧舜禹似乎是遥不可及之事,然而在汉代大儒董仲舒看来,只要持之以恒,普通人也能成圣成贤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记载,董仲舒在献给汉武帝的“天人三策”之第三策中说道:“臣闻众少成多,积小致巨,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,以微致显。是以尧发于诸侯,舜兴乎深山,非一日而显也,盖有渐以致之矣。”

  道德的养成非一日之功,而是“渐以致之”,故而中国人强调积渐之功,强调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

  曾子是孔子的杰出弟子,被尊为“宗圣”。他的道德修养功夫,鲜明体现出“渐以致之”的方法论。《论语·学而》记载曾子的话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“吾日三省吾身”不是单独某天反省自己,而是每天都要反省自己。曾子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修德,他发现自己的寝具不合礼制,要求撤换。朱熹在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中对曾子的上述名言,有一番精彩评点:“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其自治诚切如此,可谓得为学之本矣。”

  曾子为后人树立了修养道德的标杆。明代名臣徐溥,《明史》称赞他“凝重有度”“性至孝”“自奉甚薄,好施予”。他为了精进自己的德行,曾设两个瓶子,一个装黄豆,一个装黑豆,若是能“道一善言,行一善事”就投入一颗黄豆,反之则投入一颗黑豆。刚开始黑豆多黄豆少,渐渐地黄豆和黑豆一样多,“久之,黄者乃多”。黄豆是善言善行的具象,也是对自己的激励,唯有坚持不懈磨砺自己的道德,才能言行皆善,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。明清时代,在读书人中流行记日记,记录并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,有哪些应该摈弃,有哪些应该加强,以此夯实道德之基,如此日积月累,必有所成。

 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,没有锲而不舍的量变,就绝不可能有水滴石穿的质变。久久为功,贵在坚持,考验着历史耐心、战略定力,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法论。抓改革、促发展,惠民生、改作风,任何一项事业,认准目标、持之以恒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步一个脚印走,一抓到底、一以贯之,就能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
 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,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党提出并践行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,开展整风运动以整顿学风、党风、文风,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、密切联系群众、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。三大作风以及艰苦奋斗、廉洁自律等好作风,使我们党赢得了民心,最终“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”,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。

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我们党开展整风整党和“三反”“五反”运动,及时警示和打击了新的历史环境下脱离群众、脱离实际、官僚主义和骄傲自满情绪有所滋长等作风问题,引领了一种新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尚。

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,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,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作出“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”的重要论断,制定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》等重要文件,先后开展了整党、“三讲”教育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,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
  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一以贯之、一抓到底的接续努力下,党的作风建设内涵不断深化、外延不断扩展、体系不断完善。

  久久为功,是百年大党的风范,是新时代的鲜明印记。

  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时,曾有人质疑,会不会是一阵风?会不会流于形式?

  “下大气力解决‘四风’问题,不能虎头蛇尾,不能搞成‘半拉子工程’”“十年不够就二十年,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话语掷地有声,向全党全社会郑重宣示: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、硬杠杠。

  十多年来,从抓月饼、贺年卡、明信片等小事小节,到遏制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腐败”“会所里的歪风”,再到整治“文山会海”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……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,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,管出了习惯、抓出了成效。

  从承诺到践诺,一锤锤钉,多少场硬仗。抓常、抓细、抓长,是清风与歪风的拉锯较量,正气与邪气的反复角力。千辛万苦、千难万险,却矢志不移,因为有最笃定的初心——“人民群众反对什么、痛恨什么,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”,因为最坚定的决心——“在改进作风问题上,我们不能退,也退不得”。

  八项规定历史性地改变中国,已经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“金色名片”。

 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,时代考卷常出常新。今日之中国,正处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。接下来的路,更远、更难、更艰辛。风险越大、挑战越多、任务越重,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、激发斗志、树立形象、赢得民心。“天下之势,以渐而成;天下之事,以积而固。”驰而不息、久久为功,终将滴水穿石,终会化风成俗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易舜 郝思斯)

>>><<<